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常用数据库

北京大学图书馆自建的“民国旧报刊”特色库,目前共有34019册期刊,619385篇全文,不仅可以使读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便利地利用这些馆藏珍贵资源,而且可以使读者通过多种篇名、刊名检索方式快捷深入地获取所需资料。

该库共收录了从1833年至1911年间出版的三百余种期刊,几乎囊括了当时出版的所有期刊,再现了晚清时期思想激荡的峥嵘岁月。内容上,有宣扬妇女解放和思想启蒙的妇女类期刊,有晚清小说大繁荣时期涌现的四大小说期刊,有为开启民智、传播新知创办的白话文期刊,有介绍先进技术、传播科学知识的科技类期刊等等。

该库计划收录民国时期(1911~1949)出版的两万五千余种期刊,近一千万篇文献,内容集中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、军事、外交、经济、教育、思想文化、宗教等各方面的情况。目前已出版到第10辑,我校镜像版安装了1-6辑。

该数据库共收录清末到1949年近百年间中国出版的7000多种期刊,总计15万多期。根据期刊所属学科,分为21个类目,是研究近代史学、文学、政治学、法学、社会学、经济学以及各个学科史等学术研究重要的数据库工具。

收录《申报》上海版自1872430日创刊至1949527日终刊共26846号、《申报》汉口版自1938115日发刊至1938731日停刊共198号、《申报》香港版自193831日发刊至1939710日停刊共489号,总计327534号。首尾连贯,完整无缺。

《近代中国》创刊于1977年3月,是颇受史学界重视的台湾杂志。该杂志主要就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(包括大陆与台湾)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教育、文化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予以发表,有报道、有记述、有评论、有考订,力求反映近代中国的全貌(台湾视点)。

该库向读者提供了17931980年间中国与西方往来的珍稀史料,充分地反映了两个世纪以来,中国不可磨灭的社会与政治变化的方方面面。这些资料收录了大量包含有不同人物、场景、民俗与事件的地图,彩色绘画,照片与画稿;包括中国海关史上主要人物的重要文件,从包腊(ECM Bowra)与包罗(CAV Bowra)到赫德(Robert Hart)与梅乐和(Frederick Maze);主要外交使团到中国的档案,从马嘎尔尼(Macartney)与阿姆赫斯特(Amherst)到尼克松与赫斯等;在中国所有地区的外国传教团文档,如广东、澳门、上海与北京等;《教务杂志》(Chinese Recorder, 1867-1941)与“Light and Life, 1935-1970”;以及英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的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关系解冻的最新解密文件,等等。数据库的资料来源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,大英图书馆,英国国家档案馆与新西兰国家图书馆。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。

数据库资料来源丰富多样,包括:政府备忘录,官方信函,非官方信函(来自商业公司,法定代理人和起诉人等),地图,法庭案件纪录,会议、调查或考察报告,个人、地方和组织的简介,经济统计和分析,汉语文件等。内容涵盖了1919年至1980年间英国外交部在这一时期有关中国、香港与台湾的重要档案资料,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时期:

19191929年:中国共产党、国民党和第三国际;

19301937年:长征,中国内战(土地革命战争)以及"满洲危机"

19381948年:门户开放,抗日战争,以及共产主义胜利的种子;

1949-1956年:共产主义革命;

1957-1966年:大跃进;

1967-1980年:文化大革命。